长久时间以来我们对于联网报警服务运营的认知和市场变化趋势的判断也许出现了某一些程度的偏差:曾经我们以为保安条例的出台会从根本上动摇报警运营格局,实则基本上没有影响;曾经我们大家都认为会有海量资本青睐并介入将对报警运营市场重新洗牌,实则只是表面繁荣;曾经我们以为各种打着“互联网+”旗号的“跨界杀手”将会革掉报警运营的命,实则只是出现了一个“七伤拳”的局面。
那么,联网报警服务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其核心究竟在哪里,在升级和转型的岔路口,到底应该往哪边走?
当前报警服务运营商所面临的不管是客户数量锐减、收费标准降低、经营利润下滑或者企业人才流失等等,除了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同业竞争无序甚至恶意等原因之外,zui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联网报警服务的市场空间、潜在客户规模有限。
之所以说传统报警服务运营的市场空间存在限制,根本原因在于其主要的客户群体来源和构成是以沿街商业店铺为主,商业店铺本身的属性和对安全的需求度、依赖性决定了对报警服务的认可和接受度不可能太高。而作为zui“精明”的一个群体,店铺老板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远超于对“价值”的认同度,因此导致了客户的“忠诚度”在低价竞争面前无从谈起。
抛开一切幻想,我们先正视一个事实,即使在联网报警服务运营市场推广的地区,商铺联网报警覆盖率也未超过2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什么?不是报警服务的商业模型和商业逻辑问题,而是商业店铺这个群体本身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以绝大多数区县为单位计算,能够常年保持正常持续性经营的店铺也正好维持在20%-30%这个区间,商业店铺的转租率远高于普通住房,而这也限制了其对报警服务的重视程度。
正因为此,原本市场空间存在限制的商业店铺联网报警服务市场在如今纷乱激烈的低价竞争博弈下,主动和被动地降价以稳住原有的客户群体,商铺老板们乐见其成,而报警公司则苦不堪言。低价的背后自然就是低质,运营商与店铺老板们也心知肚明,不但设备选择和使用、服务及时和到位和保险的提供或购买都成为报警服务内容削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和运营风险成倍增加,但侥幸心理本就是安全服务行业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广大的报警运营商也需要在侥幸中“惶惶度日”也是蛮无奈和辛酸的。
正是由于商业店铺这诸多属性限制继续做大商铺报警服务运营,众多报警运营商或者报警设备生产商结合当下“互联网+”的热潮,以“跨界打劫”的噱头开始跨越安全服务的本质,向店铺的生意经营做起文章。
联网报警服务免费是伴随着报警服务运营转型和跨界两个十分有诱惑力的字眼进行的。在这个概念下,免掉的是报警服务运营商赖以生存的营收来源,而与之匹配的则是难以兑现的“收益预期”。主业免费,增值收费的模式可行但于纯网络项目,原因何在自不待言。
各种高大上的以“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等等词汇包装的却以联网报警服务运营商为拓展对象的项目,有着天然的“逻辑自洽”,但在操作和实施当中却有着各种业务推广上的阻碍和麻烦。且不说身份角色的定位和尴尬,这种项目为商铺老板提供的所谓的生意经营的工具并不能(或者说很难在短期内)真正帮助其生意好起来开店经营的重点是地段、品质和价位而不是所谓的经营管理工具,这也是电商对这部分商家难以形成冲击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客户大多数已经是报警公司的客户而一旦将精力用到超出报警运营公司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物而忽略了安全服务这一基础,zui终导致的结果不单单是没捡到芝麻,反而还丢了西瓜。说难听一点,报警运营商自己的业务困境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还能“大言不惭”地宣告可以帮助商铺老板赚更多的钱?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跨界成功的案例都是一个“外来者”手里拿着我们本身不具备的资源,面向我们的客户免费(或者低价)提供同我们相同(或略次)的服务,zui后将原本属于我们的客户吸引到他们的业务平台当中让客户花更多的钱获得很多原本客户并不是特别需要的服务。而现在的联网报警服务业的跨界和转型却是在鼓励和引诱报警服务运营商减少甚至免去*的收益来源转而吸引客户为一个难以见到效果的业务买单当然,免掉的运营商的收益,花费的也是运营商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市场资源,即使失败了跟推动这个事情的人又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知道,大多数联网报警服务企业zui通俗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商铺守夜人的角色,至于其经营事物的规模,也于商铺报警和少量的安防工程。联网报警公司的品牌和度也于商业店铺,很多地区就算有比较强的家庭报警服务的需求都很难*时间跟商铺报警服务企业起来。
至于要提升报警运营商形象,增加服务内容,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力,其选择标准无外乎两点:一是巩固原有业务,二是满足现实需求。至于发掘和引导市场与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是大多数报警运营商当下能做到的。
生活安全服务则是当下被联网报警运营商所忽略的却又有着非常大需求的市场,同时还能够同报警公司原有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帮助报警运营商抗竞争、稳市场、保利润、促发展。
具体来说,个人安全、车辆安全和家庭安全就是生活安全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家庭安全暂且不表,它涉及到相对复杂的产品配套和跨过物业进行服务的模式设计问题,并且是多年一直未能突破的市场。但就个人和车辆安全而言,不管层出不穷的是老人意外走失、摔倒、儿童走丢被拐还是电瓶车摩托车被盗、汽车被盗被撬被砸等等新闻事件,都在呼喊着这个需求亟待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看起来当前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针对老人、小孩以及车辆使用的安全定位产品,报警运营商这样一个时间段切入这一个市场还有没有机会?
当然有。且不说老人、儿童和车辆动辄以亿记的市场容量,即使在区县地区,也是以几十万记的潜在需求度。从安全保障的角度而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类似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并没有真正解决和满足大家对于安全保障的担忧和需求,更重要的是缺乏联网报警运营商这样的可提供落地的、就近服务的运营模式以及能够将各种生活安全服务需求来做整合的运营模式支撑。
回到报警运营商的主业上来。之所以当下报警运营服务越来越难做,客户流失率慢慢的升高,服务内容同质化是根本。如果报警运营商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当中需要的各种安全服务,将其同现有的报警运营业务进行有机整合,为商业店铺提供商铺财产防盗报警安全服务、商铺老板的车辆防盗防撬服务、商铺老板的老人和小孩的紧急报警求救和定位服务、商铺老板的家庭防盗报警服务,能否在现有基础上维持甚至提高收费标准?能否有效应对当前市场上的同质化低价竞争?能否有效地扩展服务范围提升公司美誉度?
怎么推广?成都随安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随安保生活安全服务,针对性解决“老人走失”、“小孩被拐”、“电摩被盗”、“汽车被盗/被撬/被砸”和“家中进贼”的各种常见生活安全类威胁和市场需求。除了在安防业外将生活安全服务项目推广得如火如荼之外,针对联网报警服务运营的特性也为报警运营商设计了“送”、“租”、“卖”、“搭”等各种推广模式,不但能够同商铺报警业务进行有机结合,还能将现有的市场和客户资源进行二次整合,并且项目本身还能够单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