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網暴有了專門法規(法治聚集)

来源:荣誉    发布时间:2024-10-07 23:44:17 点击:1次

  編者按:規范對網絡暴力信息和賬號的處置,強化用戶權益保護﹔明確公正競爭審查標准,著力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全面實行住宅公積金個人証明事項“亮碼可辦”﹔在我國境內生產、經營的中藥飲片,應標注產品規格、藥材產地、生產企業等信息……8月1日起,《網絡暴力信息办理規定》《公正競爭審查條例》《中藥飲片標簽办理規定》等一批法令法規实施,聚集群眾關切,以法治力气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湯某某與何某因瑣事屡次發生沖突,湯某某在多個網絡渠道發布視頻、謾罵泄憤,何某也予以回擊。隨著矛盾激化,二人伪造不實信息並公開發布,引發很多網民圍觀、議論,构成欠好社會影響。公安機關對二人依法傳喚,奉告雙方在網絡上發布言論應當恪守法令法規,並對湯某某、何某處以行政處罰。

  8月1日起,對類似網絡暴力行為的處理,將有更充沛和明確的法令法規支撐。近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公安部、文明和旅行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发布《網絡暴力信息办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設置了全方位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明確遭到網絡暴力后的救濟办法,提出:“違反本規定,給别人构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办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办理處罰﹔構成违法的,按照法令来追查刑事責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在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令法規的基礎上,《規定》將進一步树立網絡暴力信息办理准则體系,有力提高網絡暴力办理效能。”

  旅行期間,李女士拍攝了一段穿漢服跳舞的視頻,上傳到某短視頻渠道后,有網民在評論區留言或發私信給李女士進行嘲諷,給李女士帶來困擾。“別人對我嘲諷貶低,但沒說臟話,也沒造謠,這算網暴嗎?”帶著疑問,李女士嘗試运用渠道供给的“一鍵防網暴”功用。隨后,許多嘲諷信息被屏蔽刪除。

  李女士的疑問,反映出網絡暴力办理中的一個問題——怎么界定網絡暴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讨所研讨員支振鋒說:“《規定》對網絡暴力信息作出界定,明確其是指‘通過網絡以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方式對個人会集發布的,含有凌辱謾罵、造謠誹謗、煽動仇视、威胁脅迫、侵略隱私,以及影響身心健康的指責嘲諷、貶低歧視等內容的違法和不良信息’。”

  有一次,張某在交际渠道上發表對某事情的观点,與許多網民意見不合,有網民聲稱要通過私信辱罵。張某登錄交际渠道賬號检查,發現許多不友善的私信直接被渠道屏蔽攔截了。

  “作為網絡信息服務供给者,網絡渠道供给了網絡信息生產和傳播的根本空間,也要在信息內容办理中起到基礎性和主體性效果。”支振鋒說。

  “在網絡暴力信息办理方面,《規定》明確和細化了法令法規對相關主體的要求。”中國信息通讯研讨院方针與經濟研讨所所長辛勇飛介紹,《規定》要求網絡信息服務供给者應當实行網絡信息內容办理主體責任,树立完善網絡暴力信息办理機制,健全用戶注冊、賬號办理、個人信息保護、信息發布審核、監測預警、識別處置等准则﹔應當依法對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証,加強用戶賬號信息办理,為遭受網絡暴力信息损害的相關主體供给賬號信息認証協助。

  “《規定》將助力构成‘自律—办理—保证’的網絡暴力立體化办理格式。”辛勇飛告訴記者,《規定》鼓勵網絡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開展網絡暴力信息办理普法宣傳,催促指導網絡信息服務供给者加強網絡暴力信息办理並承受社會監督﹔要求網絡信息服務供给者拟定和公開办理規則和渠道公約,定时發布網絡暴力信息办理公告。

  “網絡暴力本質上是語言暴力在網絡空間中的呈現,說到底是一種信息內容傳播。”支振鋒說,《規定》從信息內容办理的維度,抓住了網絡暴力办理的基礎和關鍵,對網絡暴力行為“釜底抽薪”,將成為營造杰出網絡生態、保证公民合法權益的有力抓手。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应急预案】霍邱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下一篇: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