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带来新力量 报警运营将走向定制模式

来源:荣誉    发布时间:2024-03-06 19:55:08 点击:1次

  新兴际华集团自主研发的空地协同消防成套装备顺利通过产品公告检测和技术鉴定

  广西人工智能学会关于《智慧渔场数字孪生技术体系规程》、《智慧渔场数字孪生系统数据接口标准》两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车规级模拟电源管理芯片高温环境可靠性认证标准》《车规级模拟电源管理芯片高温寿命认证标准》等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报警运营服务产业自出现市场化运作以来,障碍重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极为缓慢。直到近几年,随着政策驱动、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行业自身的反省和进取,势头开始有所好转,市场规模的上涨的速度也开始加快。市场发展稳步前行,云技术的融入为报警运营注入一股新活力,同时,定制化服务的发展掀起了报警领域的另一股新潮流。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陆陆续续孵化出市场化报警运营服务的雏形,在小范围内形成规模。1993年,深圳发展银行南头支行被盗一案引起全市警觉,公安局遂展开全面联网报警监控,当年深圳金融机构的报警联网率高达96%。1996年,北京鹿宪洲系列抢劫杀人案震惊全国,为遏止案件再发,北京专对于金融单位建设区域联网报警网络,形成由金融单位投资建设、安防报警运营服务企业维保接警的联网报警服务模式。那段时期,报警运营服务的市场几乎全部集中在金融行业,随后几年才逐渐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府机关、电信、电力、石油等其他领域兴盛起来。随着近几年平安城市大型安防项目的建设、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建筑和社区的增多,慢慢的变多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也成为了联网报警服务的受众。

  到2012年底,报警运营服务市场在全国各个省市已形成较为庞大的规模,入网用户约150多万户,专门从事报警运营服务的企业约有4000家,从业人员100多万,产业年产值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据统计,报警运营服务产业2009年的总产值约为60亿元,2010年约为75亿元,2011年大致达到95亿元,2012年产值增速大幅度的提高,估计向150亿元靠近。和美国60%的报警服务用户为家庭的情形不同,目前中国家庭用户的比重微乎其微,而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今后一旦将家庭市场培育出来,报警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将呈数倍扩大,在整个安防产业规模中的比例可能有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流动性慢慢的变大,城市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因此以预警、处警为核心的报警运营服务建设遂即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心。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报警运营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从事报警运营服务和系统安装的企业大约3000家左右,主要以行业用户和重点单位用户为主,同时民用安防市场需求初露,安防需求逐步市场化。从2010年开始,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整个产业也由行业化逐步走向大众化,报警运营服务业也将由单一的行业用户逐步转向社会各阶层用户。

  可以预见的是,十二五期间,安防市场需求结构将会出现重大转变,以居民为主的消费及市场占有率将有较大增长,联网运营服务所占比重将会大幅度提升,我国报警运营服务业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展。今后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慢慢地提高,这将促使报警运营服务开始从单一的防盗报警服务慢慢地发展到紧急救助、火灾预警、车辆移动监护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民用报警运营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内容。然而,发展慢、行业缺乏标准、个人用户不见规模、商业用户竞争非常激烈、误报警浪费成本、人员招聘困难等问题制约着报警运营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人们从云的角度重新认识报警运营服务,涵盖安全、健康、便捷、的服务,并能创造低碳和环保的生活环境,提供无处不在的共享互联,解决各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难题。云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给报警运营服务注入新的血液;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和应用给报警运营服务业在统一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实现大规模设备的集成、联动和管理,通过统一的运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周到满意的安全健康服务。

  未来报警运营服务企业所使用的报警运营服务平台,将是一个很大的云平台,能随意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资源,利用现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将所有的配置资源在安防云平台上实现共享,各类用户都能够像定制手机功能套餐一样,在统一的接口平台上,得到个人需要的安防服务。报警运营服务商可以对他的客户进行各种管理(报警处理、收费管理等),平台收益巨大,安防企业将在这里产生诸多创新和激烈竞争。

  当前,我国的安全运营服务从业企业约有三千余家,多数企业均以人力保安业务、武装押运业务、报警运营业务单一经营或组合经营,区域性经营特征明显。与化大型安全运营服务企业相比较,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发展速度缓慢,竞争性较差。对比当前在国内风生水起的连锁商业等用户的现实需求,可以断言,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报警运营服务从业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喜的是,国内慢慢的开始积极进行这样的探索,我们始终相信,假以时日,定制化的报警运营服务终将满足连锁商业用户,为他们业务开展上道“安心锁”。

  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特别是3G无线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日益深入人心,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型报警运营服务模式已悄然诞生。这种模式包括一个能轻松实现综合运营管理的网络站点平台,通过联合运营模式对安防、消防的产品、技术、渠道等资源进行相对有效整合,实现了传统报警服务与物联网的真正结合,为连锁商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包括跨区域报警运营服务、管理服务以及订制化增值服务在内的综合报警运营服务解决方案。该负责人结合公司的实际经验,对这种新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个平台:报警运营服务管理平台是一个稳定可靠、技术先进的包容性综合平台,涵盖防盗、防火、防抢报警、视频监控、图像复核、网络浏览、网络互动、短信发布、数据分析、财产保险、ERP管理等多项实用服务功能。通过该平台的双机热备份、网络异地备份、定时数据同步、不正常的情况自动切换技术,让报警运营服务遍布全国,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平台可与大型连锁商业用户的ERP等商业管理系统来进行衔接,用户通过专属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平台,即可进入服务管理环节,在确保报警服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的同时,也保障了用户的私密性和系统性。

  一个联合运营模式:在为连锁商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安防消防产品订制、咨询设计以及解决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联合安防和消防行业的设备制造商、设计研究院、电信运营商、各地报警服务商以及金融保险等单位,与他们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运营。借助不相同的领域和行业的各类企业通过报警运营服务的落地实现联合运营,达成共赢的同时,一同推动报警运营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套标准化运营流程:报警运营服务的标准化运营流程能轻松实现管流程、控风险、提升服务品质的作用。通过报警运营服务平台的ERP管理,将用户开通和停止流程、报警处置流程、巡查巡检流程、用户回访流程、维护保养与维修流程等业务纳入流程管理,可以使用户的基础资料与过程资料完善齐全,数据准确。在用户管理上,用户个人信息、报警记录、维修记录、回访记录巡检记录、收费记录清晰明了;公司管理上,人员、车辆调度分配合理;巡检提醒、回访提醒、适时用户系统更新建议。通过建立报警运营业务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完善应急处置管理制度,让一切工作标准化运作,可以为连锁商业用户更好的提供令其满意的高品质服务。

  一套科学管理体系:服务的品质是很难量化和考核的工作,报警运营服务企业通过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定,实现服务数字化绩效管理和数字化的工作衡量,在保障报警服务从业人员公平考核、有效激励的同时,也满足了连锁商业用户对服务评价的量化需求。接警中心值机人员通过接警数、处警数、客户回访数、维修开单数、巡检信息录入等量化的指标评价绩效;处警人员则通过响应时间、到达时间、处置过程、处置结果等指标评价绩效;修东西的人通过维修数、误报警解决数、车辆管理等指标评价绩效;管理人员通过报警总数、用户总数等指标评价绩效。

  一系列增值服务:报警运营服务商可以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一系列能轻松实现辅助管理的专属增值服务。其报警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开设增值服务的专属接口,在为连锁商业用户更好的提供所有区域门店即时安全防护状态信息的同时,也能轻松实现防火、防盗、防抢的预报警、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以及安全设备统计与成本分析等等增值服务。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明确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一切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智慧城市一周热点回顾|《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2023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智慧城市一周热点回顾|前三季度我国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向好、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服务......

  交通领域动态速览|北京首个大型客车无人驾驶车辆获准路测、杭州四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测试应用

  智慧城市要闻速览|李宁成立首个智能物流自动化仓、北京朝阳区旅游收入全市第一……

上一篇:城市联网报警系统
下一篇: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