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成立以来,OceanBase经历了阿里超大规模业务场景、支付宝金融级场景以及双11等战役的历练,充分体现了其极致的性能,而后面向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更多领域的客户提供企业服务。
截至目前,OceanBase已服务金融、政府、运营商、零售、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400多家客户实现关键业务系统升级,如支撑山东移动实现业务降本增效:详单处理效率提升30%,存储投入成本降低90%。不仅如此,自从江苏移动选择了OceanBase 作为核心数据库后,在分布式架构设计、应用兼容性适配、容灾高可用场景、数据库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主要源于OceanBase三个优势:原生分布式架构支撑系统稳定运行、适配核心系统保证数据高效迁移、数据库资源池化明显降低存储成本。
首先,江苏移动核心系统数据库架构规划按照无锡、南京两地三中心三副本进行部署,基于 Paxos 多副本架构,让总系统没有一点单点故障,可以最大限度缩短业务停服时间,保证系统的持续可用,做到机房故障无影响,城市级故障业务不受损,可达到 RPO=0,RTO30s,即国际标准灾难恢复能力最高级别 6 级。
其次,通过 OceanBase的OMA 评估工具,连接上源端数据库抓取对象结构、SQL 语句信息以评估对应 OceanBase 版本的整体兼容性情况,并给出分析报告和不兼容点改造建议;OceanBase 的配套迁移工具 OMS 提供的同构或异构数据源与OceanBase 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服务,整个迁移任务和校验过程完全依托 OMS 自动化能力,极大降低人力迁移运维成本。
最后,在江苏移动的整体架构设计中,划分了若干个中心生产集群,每个生产集群上按照不同业务系统对应 OceanBase 的不同租户,可以在不影响在线业务的前提下,明显降低存储成本。
传统数据库在稳定性方面存在潜在隐患,难以满足运营商系统的新要求,其运作情况直接影响客户体验和支撑能力。同时传统数据库弹性扩展能力有限,资源利用率和运维效率都有待提升,在成本控制方便不具备优势。
而江苏移动依托OceanBase也取得了实际运行效果,OceanBase 针对中国移动自研国产操作系统 BCLinux、国产服务器、数据库一体机做全面适配,实现“数据库+操作系统+硬件服务器”的全栈自主可控,为核心数据库未来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并且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1)公布了第六届大数据“星河”案例获奖名单, 其中江苏移动联合 OceanBase 打造的 “CRM 系统核心数据库替代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了数据库方向的“标杆案例奖”。
此次江苏移动获得数据库标杆案例奖,能够说是江苏移动与 OceanBase 在推动数据库自主可控联合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又一个成功范例,标志着双方在数据库关键领域的合作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整体上说,借助OceanBase,江苏移动这一个项目真正验证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加速核心业务系统自主可控的可行性,为解决我国“卡脖子”问题,新增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相信随产品不断的更新优化和技术发展,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会在运营商行业产生慢慢的变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