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层次地融合,方能加快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能力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新风险新挑战,促进数字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线上申请贷款、一秒钟资金到账,零人工干预……一些互联网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与传统金融服务大不相同,极大地便利了客户。
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令人瞩目的变化。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探索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围绕链主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金融服务。从上游供应商采购、核心企业自身生产、下游经销商销售到终端客户安装运维的融资需求,都能帮助解决。
在数字时代大潮中兴起的数字金融,可以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甚至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出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业态,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但也要看到,当前数字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但仍有很大潜力。更好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数字思维、数字元素持续注入金融服务流程,为金融创新构筑更广阔的舞台。比如,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信用体系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拓展至基于交易的“物的信用”和“数据信用”,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服务覆盖面。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依托龙头企业搭建农业产业链平台,将结算、信贷等金融服务嵌入交易各个环节,种植户凭借订单就可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相关部门也能及时掌握准确的产业监管数据。在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方能加快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能力。
作为信息科技运用的前沿行业,金融业是我国数据资源最丰富的行业之一,这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维护金融安全形成了挑战。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更精准地识别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高数字金融治理水平,更好地保护用户权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新风险新挑战,促进数字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已成为新的发展引擎,下好发展数字金融的先手棋,打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仗,才能牢牢把握这一时代机遇。我国拥有庞大的数字金融市场、丰富的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定能书写好数字金融赋能千行百业新篇章,在数字化的经济时代不断开辟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李博)
为促进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等领域的规范研究,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生命科学伦理分委员会近日研究编制了《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伦理指引》
2月9日除夕夜,以“成都街头走一走,天府画卷迎新年”为主题的成都市除夕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礼仪广场举行。
现代人工作繁忙,轻易造成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到了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贴春联是我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源于桃符。古人认为,在门上挂桃木制成的神符可以辟邪。我国较早的春联出现在宋朝。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除夕,命学士幸寅逊在寝宫门上的桃符撰词。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给物体加热似乎比使其变冷快得多。例如,当我们将食物放进微波炉,几分钟就能加热到100℃甚至更高;如果想让食物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强链补链。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真正要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月2日至4日,湖北、湖南等地突降冻雨,受恶劣天气影响,多趟列车晚点甚至停运。由于正值春运,大量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科普专家这样认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气象局7日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气候对各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
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气压、土壤温湿度及土壤肥力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感知获得的作物长势信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至7日,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或雨夹雪,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上述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摄氏度左右。
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和审结量分别同比增加35.84%、28.80%,均创近5年新高。
为应对雨雪雾天,济青中线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安装上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等。
小手机,大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设施,而是集电脑、电视、钥匙、钱包、相机、手表、游戏机、遥控器、计算器、手电筒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必需品。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明产生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国家药监局5日发布的《2023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局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61个,数量再创新高,比2022年增加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