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摄像头的是与非(2)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02 10:34:32

  “在办公室安装摄像头,这明摆着是对自己员工的不信任。”一位图书公司的员工气愤地和记者说,“作为企业领导,如果对员工缺乏基本信任,又怎么能指望员工把工作做好呢?人性化管理的前提,是给员工释放更多的空间,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特别是知识型企业,老板更应多关注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

  在采访中不少人认为,在办公的地方安装摄像头即使不违背法律,至少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人性。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互信任就是公司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很难来想象领导和员工间缺乏信任的公司会是高效的公司。

  “管理的控制与人的自主性是冲突的。控制人的行为,就制造了管理与人的自主性的冲突。管理的目标只有依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管理中最核心的本质。”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在管理者看来监视十分必要时,实质上已经证明其管理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

  在记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在办公的地方安装摄像头,主要是单位领导想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折射出单位与员工之间产生的信任危机。

  是否侵犯隐私权法律尚无定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文件,有关部门借助实时图像加强对公共秩序的监控,公民在公共场所时刻要面对摄像头,将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有些单位的做法可能是对该常态的一种变相延伸。”一位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当前相应法律和法规尚不完善,国家暂无专门的法律对摄像头跟录像设置的问题进行规定有关。这涉及到公权利跟私权利、公法跟私法的平衡问题。”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北京中盛律师事务所杜立元律师认为,“企业在办公场所安装摄像头这一行为本身并不必然构成对员工隐私权的侵犯,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使用摄像头。应受到如下限制:首先,安装监控设备应当按规定报批备案。其次,应当向员工明示告知,因为这些监控手段的使用会使雇员的人格尊严部分丧失,如未明示则有偷窥之嫌。第三,监控仅限于工作场所和上班时间,监控的内容仅限于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关,如单位的更衣室、卫生间、浴室等处不可以设置,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能安装公共安全图像系统。第四,企业对受监控的员工个人隐私信息负有严格保密义务,不得随意公开。第五,员工有权知悉监控信息资料的储存情况,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妥善保存监控信息并定期销毁。第六,公民享有平等权,所安装的摄像头应面对整个办公场所,不得只针对特定的一个人。”

  “由于目前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不得在办公区域安装摄像头,因此不能说公司的做法侵权。”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律工作者认为,“办公室本身是一个公共场所,并非私人空间。而公司为管理需要,在办公场所安装摄像头,也并没有违反有关规定法律规定,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并不侵犯个人隐私,当然其前提是公司要按规定办理相关安装手续,要具备使用该器材的合法条件。”

  但也有不少律师明确说,在《宪法》和《民法通则》中,都有保护公民人格尊严、个人隐私方面的规定。而员工即使在上班的时候,也会有个人隐私,因此公司安装摄像头的做法有悖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