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某 年 5 月 3 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 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 3 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做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啥状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长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 第二年 7 月 8 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应急准备是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从应急管理的阶段看,应急准备工作体现在预防工作所需的意识准备和组织准备,监测预警工作所需的物资准备,响应工作所需的人员准备,恢复工作中所需的资金准备等各阶段的准备工作。
(3)对有关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出现氨气泄漏时,不知道怎么来处理、向什么方向疏散。
(1)有一定的问题:事故应急科救援预案仅由安全科编制。改进建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生产、
安全、技术、人力资源、卫生环境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编写,预案编制完成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
(2)存在问题:预案经安全科长审查,由生产副厂长签发。改进建议:预案应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
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修订和评审,即进行内部评审。如果涉及外单位,还应
(3)存在的问题: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改进建议:预案经批准发布后,
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并按时进行检查,组织
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逐渐完备等。
(5)存在的问题:预案编写完成后没有演练、评审和修订。改进建议:预案签发后应组织演练、再评审和再修订。
(6)存在的问题:预案没有及时来更新,签发日期为 2005 年 7 月 8 日,原负责签发的副厂长调离,2006
年 5 月 3 日发生意外事故。改进建议:场内有关情况出现时,应及时来更新预案。
(7)存在的问题:预案没有按有关法律法规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改进建议:应急预案应
3.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